安徽京准电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nhui Jingzhun Clock Electronic Tcehnology Co., Ltd.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duct supplier beside you only cares for your accurate data and makes your data more meaningful, which is the value of our existence!
您身边的时间同步产品供应商,只为用心呵护您的精准数据,让您的数据更有意义,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点击了解更多>>
时间服务 与您同步
    AHJZ TIME    
连接亚非大陆!我国科学家突破全球化量子通信技术瓶颈
来源:新华网 | 作者:新华网 | 发布时间: 2025-03-21 | 24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华社合肥3月20日电(记者徐海涛、陈诺)一头连接亚洲东部的中国,一头连接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南非,以中国微纳量子卫星为桥梁,中非联合科研团队近期成功实现12900多公里距离的洲际量子通信。

新华社合肥3月20日电(记者徐海涛、陈诺)一头连接亚洲东部的中国,一头连接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南非,以中国微纳量子卫星为桥梁,中非联合科研团队近期成功实现12900多公里距离的洲际量子通信。

  3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刊发论文,介绍了这次全球南北半球国家之间的首次量子通信,称其为“向长距离安全量子通信的现实飞跃”。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人,联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微纳量子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他们与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中国和南非之间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建立量子密钥,成功将一张中国长城图片和一张南非实验现场图片完成“一次一密”加密,实现跨越南北半球的远程安全传输。

  量子通信技术,是迄今唯一可实现“信息论可证”的保密通信方式,可大幅提升信息的安全传输水平。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使用光纤传输的城域城际量子通信已发展成熟并初步应用,但要实现跨洲联洋的全球性远程量子通信,需要借助量子卫星平台。本次洲际量子通信使用的是新型微纳量子卫星“济南一号”。

  “以前要实现一次星地间的量子通信,大约需要三四天时间,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实时通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济南一号”项目负责人廖胜凯介绍说,此外,“济南一号”的载荷重量只有约23公斤,重量不到“墨子号”的十分之一,而光源频率提升约6倍。

  2016年,中国潘建伟科研团队牵头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据悉,与9年前相比,此次实现连接亚非两大洲的量子通信,在通信性能和设备集成等方面都有重大提升。

  当年的第一代量子通信卫星地面站重约13吨,现在只有不到100公斤重,可以方便地部署到城市、山区、高原等各种环境。这些技术进步提升了量子通信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为大规模量子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使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成为可能。

  对于中非联合科研团队实现的成果,《自然》杂志审稿人称赞这是“技术上令人钦佩的成就”,认为“其展示了卫星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成熟,代表了构建量子和经典通信卫星星座的里程碑”。